“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於3月24至26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新時代的中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出席並演講。這是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履新後首次發表公開講話🤜🏻。
易綱表示,當前金融工作主要是三句話,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推動金融業的改革和開放;打好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攻堅戰,保持金融穩定👷♀️。
對於今年的貨幣政策,易綱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總體形勢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好於預期。我們要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總體上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的總閘門,中國將確保M2、貸款和總融資合理增長。
對於如何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保持金融穩定,易綱指出🏊🏽♀️,要穩住宏觀杠桿,進一步明確監管姓監,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等多種方式,使社會整體負債增長較快的情況進一步平穩下來⚉。強化金融風險源頭管理☪️,清理整頓各類無照經營👨🏿🌾、跨範圍經營的業務。
對於中國金融業開放,易綱稱🤭👩🔧,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帶來落後🤞。越是不開放的領域越容易落後💆🏼♂️,還不斷積累風險。金融業改革開放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金融業作為競爭性行業,應當遵循國民前待遇原則和負面清單原則🦵🏻;二是金融業對外開放要以匯率形成機製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向符合🤛🏼;三是金融業改革開放要與防範風險並重🎉,與監管能力相匹配。
針對論壇現場提出的“在新的不確定形勢下,尤其是中美貿易爭端的情況下🫎🤘🏻,會產生什麽樣額外的金融風險”的問題,易綱稱,市場波動☠️,特別是資產波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時有發生。一個是要防範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另一個是要把中國的事情做好。我們也在逐步化解,如果我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對應外部沖擊就會有較好的基礎⚔️。另外對待這些風險還要有市場化👨🏼🦳、法製化、防範道德風險的考慮🪃。不能什麽事都躺在政府身上。要尊重合同、尊重產權。如果有外部沖擊傳染到中國🙅,我們的銀行體系、證券市場🐈⬛、保險市場,加上數量和價格的調控,完全是可以化解這些風險的。
針對論壇現場提出的“有沒有具體量化的目標或指標☞,比如M2投放增長或匯率等”問題,易綱稱,去年GDP平減指數在4左右,今年通脹壓力從CPI來看👃🏿,是比較溫和的。PPI有去年的高基數🪑,今年會下一些。中國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GDP目標在6.5%左右,會在這樣一個目標知道下,來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以下為演講摘編:
易綱👨👦:女士們👵,先生們,各位來賓,非常高興來到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和大家一起分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金融政策。我願意利用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工作中的體會和思路。
首先,我們欣喜地看到當前中國經濟的總體形勢是穩中向好的態勢🎣。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各項改革事業有了長足的進展🧜🏼♂️👲🏻。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好於預期,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一是主要指標好於預期。GDP增速出現了2010年首次的增速回升🤛,就業形勢向好,物價是穩定的👨🏽🍼🤽🏿♂️。2018年的經濟開局延續了這個好的態勢。
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2017年的工業產能的利用率達到了77%🫐,創五年以來較高的水平。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的利潤是大幅度增長的🖋👃🏽,增長了21%。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態大量湧現🦿,經濟質量和效益提高💢。
三是人民生活的水平繼續提升。201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是7.3%,高於GDP的增速0.4個百分點。扶貧攻堅超額完成目標,重點城市的汙染有了明顯的減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我主要講金融政策😶。在當前金融方面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為三句話:第一句話“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第二句話“推動金融業的改革和開放”🎸。第三句話“打好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保持金融業整體穩定”🧑🏼🎄。
我下面的講話主要圍繞這三句話展開🎬。
第一👶🏻、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所處的發展階段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一個重大的判斷。
2017年以來🚴🏽♂️🦍,貨幣政策更多的關註質量的提高。在保持對實體經濟較強支持的同時,更加側重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為這些變化創造條件🏌️♀️👩🏽🦲,助力經濟增長增效🧕🏼。
一是貨幣政策保持了流動性的合理穩定,引導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綜合運用多種工具的組合和期限的搭配🏊🏼🏣,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穩定,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既保持流動性的合理需求🩳,也促進了宏觀杠桿的趨穩。
二是發揮貨幣政策結構引導作用。積極運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抵押補充貸款、定向降準等結構性的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去年的第四季度📈,我們對涵蓋小微企業、三農👩🏻🔬、扶貧🧐、創新🚦、普惠金融領域實行了定向降準💢🗻。指的是單戶授信在500萬人民幣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可以享受定向的降準,有效提高了政策的精準性🍎。定向降準政策在今年1月份已經完全到位。
三是適時適度的運用價格工具預調和微調,發揮好利率杠桿的調節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金融體系穩步去杠桿的同時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今年2月末📖,我們廣義貨幣(M2)、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分別增長了8.8%🤾🏿、12.8%👮🏻、11.2%。下一步🧑💻,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總體上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的總閘門,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保持M2🖱、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合理增長◾️。
今年的《政府工作 報告》中沒有對M2和社會融資規模提出預期數量的目標。這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的新的變化。在控製好總量的前提下👨🏽🎓,結構上將更加註重質量的提高,適當地有針對性地支持經濟中的薄弱環節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對社會資本參與比較少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適度地采取精準滴灌,加大對扶貧☁️、小微企業、三農、雙創等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的支持,尤其是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治理汙染的攻堅戰。
第二🍾🥍、積極推進金融業改革開放,提升中國金融業的競爭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 報告》都對深化金融體製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們在推進金融改革開放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穩步推進金融改革,完善市場機製和調控機製,使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一是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在有序開放存貸款利率管製的同時,努力培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的形成,健全市場利率的定價機製,完善中央銀行利率調控和傳導機製,推動整個貨幣政策從以數量型調控為主向以價格型調控為主的轉變。
二是堅定地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的彈性有所增強,市場的供求決定人民幣匯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使得匯率發揮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的政策框架。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建立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在宏觀審慎調控這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的各監管部門走在世界的前列。近年來,人民銀行有效地實施宏觀審慎評估(MPA),對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和住房金融宏觀審慎管理的體製,已經開始工作了一段時間🟨,並且在不斷完善。
(二)擴大金融業開放🙍🏼♀️,提升金融業的競爭能力👩🏻。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越是開放的領域,越有競爭力。越是不開放的領域🍕,越容易落後,而且還不斷的積累風險。所以金融業的開放有三條規律要遵循。
1👳🏻♀️、金融業作為競爭性的服務業應當遵循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原則👬🏻。
2、金融業的對外開放要以匯率形成機製的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程相互配合🚵🏿、共同推進🥧。
3💜、金融業的開放要和防範金融風險並重👮🏿。金融業的開放程度要以金融的監管能力相匹配。如果我們遵循這三條規律🆔,我們就會不斷地將金融開放推向前進。
一是放寬金融業的準入限製,我們已經放寬了外資金融服務公司開展信用評級服務的限製👨🏼🏭👨🏽⚖️,明確了銀行卡清算機構、外資準入的政策👩🏽🔧。同時🍨🫢,進一步放寬銀行🥚🙇🏽、證券、保險業股比的限製。未來還要繼續推進放寬市場準入等一系列的改革🧑🏻🏭。
當然,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製並不意味著不要監管。外資機構準入和開展業務的時候🚟,仍然要按照相關的法律進行和內資一樣的審慎監管。所以,放開股比限製實際上是內外資一視同仁🆖,內外資受到的審慎監管是一樣的🥛。這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所要求的。
二是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在2016年10月1號正式加入了貨幣基金特別提款權籃子(SDR)👭,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基礎設施在進一步完善🤽🏼♂️,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已經上線運行🦸🏻♂️,預計二期近期將上線,未來還將有序推進資本項目的開放,提高人民幣可自由使用的程度。
三是提升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程度。債券市場方面,推出了債券通。股票市場方面😎,先後推出了滬港通、深港通。去年6月,明晟公司宣布將A股納入MMCI指數之後,今年的3月23號📒,彭博宣布將逐步把中國的債券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在外匯市場方面,不斷地擴大對境外交易主體的開放力度。下一步還將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製度,繼續推動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
第三🦼、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保持整個金融業的穩定
黨的十九大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三大攻堅戰的首位🧑🏿💻。目前🐞⛑️,中國面臨著一些潛在的金融風險,主要體現為🧔🏿♂️:宏觀上仍然存在著高杠桿的風險🖐🏼,特別是企業部門的杠桿依然較高,部分國有企業的杠桿居高不下,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問題👩🏻🦲、居民部門杠桿率較快上升,都值得關註;部分領域和地區的金融三亂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例如🦟,不規範的影子銀行快速上升的勢頭雖然得到了遏製🤸🏻🖐,但是,存量仍然比較大。一些機構在沒有取得金融牌照的情況下非法從事金融業務,部分非法金融活動借助金融創新和互聯網之名迅速擴張;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著風險🦸🏻♀️🙎🏽,抽逃資本、循環註資👰🏼♂️、虛假註資,以及通過不正當的關連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比較突出,帶來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的傳染風險☂️。
這些風險的存在,我們要提高警惕🕘。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有很好的條件做好風險防範的工作🌗。
一是我們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製度的優勢。二是我們有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雄厚的物質基礎。三是我們有市場化、法製化處置金融風險的豐富的經驗。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穩中求進,依法合規打好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具體來看🫶🏽:
一是要穩住宏觀杠桿🧖🏽。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雙支柱的調控框架🌷,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提高系統性風險的防範能力𓀈,大力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穩步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通過市場化債轉股,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發展直接融資、強化資本約束、規範表外業務和通道業務等多種方式,使社會整體的負債增長較快的情況進一步的平穩下來💘🤽🏼,抑製風險的積累。
二是要深化金融和其他領域🤘🏻,特別是關鍵領域的改革。認真貫徹落實關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深化金融監管體製改革👨🏽✈️,從防範系統風險的角度支持財稅體製改革,健全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新體製🪞。完善金融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增強國有企業的負債約束🧑🏼🎤。完善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推動建立防範房地產金融風險的長效機製。
三是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盡快補齊監管的短板🧒🏽。進一步明確監管姓“監”,優化監管力量。嚴格執行監管法律👩🚀🧎🏻♀️。要抓緊出臺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的指導意見🍙、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等審慎監管的基本製度。
四是要堅決取締非法金融活動。強化金融風險的源頭管理,加強金融領域的準入管理,清理整頓各類無照經營✹,或者是超範圍經營的金融業務。沒有經過金融管理部門批準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金融業務🎾。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註定將是不平凡的一年。做好金融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緊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貫徹新的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精心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穩步推進金融業改革開放🚞。堅決打好防範重大風險的攻堅戰,保持金融業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