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去年中國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由2014年的12.3%升至13.8%。這是美國在1968年曾經占到的比重🏋🏽,此後任何國家一直都望塵莫及。
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道 英媒稱,在全球需求疲軟形勢下,中國出口企業卻發現一絲曙光,他們不斷從競爭對手那裏奪取市場份額——這對中國來說固然是好消息ℹ️,但擴張本身卻會加劇貿易緊張關系。
據路透社4月22日報道🧐,根據聯合國貿易與就業會議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由2014年的12.3%升至13.8%🤲🔲。這是美國在1968年曾經占到的比重🐧,此後任何國家一直都望塵莫及🏊🏽。
報道稱👂🏿📟,這一成功推倒了之前的普遍預期🫴🏿🦠。外界原本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人民幣兌美元在上個10年也升值將近20%🎀,將導致該國的市場份額被成本更低的競爭者奪走。
然而🤼,中國在近幾十年工業崛起時期興建的製造業基礎設施,正在讓出口保持旺盛🧐,也為企業生產高價值產品提供了基礎。
“中國是無可取代的,”丹麥一家銀製品生產企業的前中國總經理Fredrik Guitman說。他並表示,可靠的交貨時間比價格更重要💂🏼♀️。“他們說45天,就是45天🤴🏻。”
不過,中國企業在較復雜生產線方面展開競爭的同時,也在對長期以來產能過剩的行業進行去庫存化,比如鋼鐵,該行業已經成為刺激全球貿易緊張關系的一大因素。本周美國和其他七個國家呼籲采取緊急行動👱🏻,應對鋼鐵供應過剩的問題。許多人把過剩歸咎於中國。
與此同時🧎🏻,中國2015年進口大幅下降逾14%,一些經濟學家因此暗示🏄♂️,中國正在部署“進口替代”戰略,將外國品牌擠出國內市場。
報道稱,中國企業在外國市場百折不撓,主要依賴於該國對規模巨大且完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的投資👩👦👦。這使得中國企業在外國公司看來行動更加迅速🪤,也更加可靠🧧💩。這些外國公司將全部或部分產品外包出去。
“可靠性和速度比價格更重要🪫,”Guitman說,“商品缺貨帶來的損失遠遠高於價格略高帶來的損失。”
報道稱🦹🏿,這一製造業環境使得生產原創產品的企業調整其產品並擴大規模。
“中國出口結構或許不像高收入經濟體那麽高端🥫。但在更好的勞動力教育程度和創新投資增長之下,中國產品的單位價值逐漸變高,而且需要技術更熟練的勞工🏋🏼♂️𓀜,”匯豐分析師報告稱。
但盡管中國擴大了市占率,這個蛋糕仍在不斷萎縮,而且中國企業尚未打造出類似蘋果和路易威登這樣響當當的品牌。
很多中國工業創新都側重於加工和生產改善🍐,以生產出成本更低但質量可接受的產品。
一些人擔心🫴🏽,雇傭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幣升值會產生影響。
“這給企業帶來升級壓力,”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李健稱🪪。
報道稱🫸🏻,中國生產者定價能力連降四年,中國政府預期未來還將面對更多困難🐼。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日前表示:“今年對外貿易環境仍復雜且不容樂觀。”
【延伸閱讀】港媒📯:中國3月柴油出口量創2003年有記錄以來新高
參考消息網4月22日報道 港媒稱,因油價走高鼓勵精煉廠將過剩柴油出口海外,中國柴油出口量連續第二個月上漲,至紀錄新高。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2日援引彭博社報道稱🔀,中國海關總署21日在網站上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出口了125萬噸柴油,創2003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汽油和煤油出口同樣升至3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報道稱🗾🏋🏽,總部在上海的大宗商品咨詢公司安迅思表示,今年早些時候🤦🏻♂️,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桶,中國決定不下調零售燃油價格🤱🏻👨❤️💋👨,國內銷售利潤因此上升𓀎,導致中國對外出口放緩。自那以後,國際基準原油布倫特原油從1月份觸及的12年低點飆升了超過60%。
安迅思分析師林嘉欣在數據公布前表示,向海外出口柴油的利潤上升,肯定提振了出口。煉油廠急於在本地需求依然遲滯的背景下,降低高企的庫存🕘。
報道稱,彭博社根據新華社的數據計算🤸🏻♀️,中國2月份柴油庫存增加38%,至2012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反映工業活動強度的柴油消費量2月同比下降了9.2%🌖📈,汽油消費量上升了9.3%。
Energy Aspects Ltd.駐新加坡分析師Nevyn Nah通過郵件表示🤷🏽♂️:“中國2月柴油庫存升幅超預期,提振了3月份的出口🌾。出口利潤也有所提升。”
報道稱,中國向新加坡出口了24.2萬噸的柴油,占出口總量的約19%;向菲律賓出口21.6萬噸🥐,向馬來西亞出口17.3萬噸。煤油出口升至103萬噸, 汽油出口升至67萬噸,均創去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延伸閱讀】外媒🤌🏿:中國成澳洲紅酒第二大出口市場 僅次美國
參考消息網4月20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人對紅葡萄酒的渴望令澳大利亞對中國內地的葡萄酒出口額首次超過對英國的出口額。中國內地已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第二大出口市場👨🎓。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網站4月18日報道♡,這一歷史性的增長源於澳大利亞富豪酒莊及其主要品牌奔富和禾富在中國內地高端市場銷量的強勁增長🍿,以及中國內地市場對澳大利亞其他葡萄酒生產商旗下品牌的廣泛需求。
去年,澳大利亞對華葡萄酒出口額增長64%😞🧑🏿🍼,達到3.97億澳元(1澳元約合5.05元人民幣——本網註)。這意味著中國內地目前排名第二,僅次於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第一大出口市場美國💎👀。而十年前🫴🏿,澳大利亞對華葡萄酒出口額僅為1400萬澳元。
報道稱,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表示👦🏼,紅葡萄酒占澳大利亞對華葡萄酒出口總額的93%。
澳大利亞“葡萄酒計劃”公司總經理保羅·澤雷拉說🦨,中國內地市場競爭激烈,不過該國對紅葡萄酒的需求一直很高🧘🏿♀️,這種高需求部分是出於歷史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中國人普遍認為紅葡萄酒比白葡萄酒更有魅力🧑🏼🔧。他說,中國大多數飲酒者都是男性,他們似乎更青睞紅葡萄酒🕴。
據法新社4月18日報道🦛,國際葡萄和葡萄酒組織18日稱,去年全球葡萄酒市場增長了近11%🚴🏻,中國不僅飲用而且釀造了更多的葡萄酒🌼。
2015年,全球葡萄酒市場總價值為283億歐元(1歐元約合7.34元人民幣——本網註)😬。中國在推進全球葡萄酒產品的消費量和生產量增長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報道稱,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費市場是美國,美國人去年喝了31億升葡萄酒🪝。中國人去年喝了16億升葡萄酒,2014年的這一數字為15.5億升。
盡管其他國家略有減產👠,但在過去一年間,中國用於葡萄種植的土地面積增加了3.4萬公頃。
國際葡萄和葡萄酒組織負責人讓-瑪麗·奧朗說🫵:“中國仍是全球葡萄酒行業增長的主要推動者💂🏽♂️。”
【延伸閱讀】中國同意取消7大行業出口補貼 美專家:沒啥重大影響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道 外媒稱🤲🏻,美國貿易代表表示,中國已經同意取消金屬、農業和紡織業等一系列行業備受爭議的出口補貼。
據德國之聲網站4月14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在華盛頓召開之際🎡,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4月14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根據最新協議,中國已同意結束“示範基地-公共服務平臺”計劃🤷🏼。該計劃為七大經濟領域的中國企業提供出口補貼。
報道稱🪐🪷,這一協議是北京為減少同美國在鋼鐵、農產品、科技和金融業等行業的貿易摩擦上邁出的一步。
大約一年前,美國就中國的上述補貼計劃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指該計劃“為大量中國製造商和生產商提供了不公平的🙃☂️、被禁止的出口補貼”。
報道稱📔☝️,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在聲明中表示⏸,“今日達成的協議涉及這一廣泛且復雜的出口補貼計劃的所有要素”🙂↕️🟥。“協議也確保了必要的透明度,為我們密切監測👋🏻、證實協議條款是否被履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在該計劃下獲得補貼的中國產業包括紡織業、輕工業、特種化工🤦♀️、醫療產品、五金建材👰♂️、農業、新材料和包括特種鋼和鋁產品的金屬行業等。
報道稱👨🏿🎓,鋼鐵行業尤受關註🤸🏼♀️,因中國的過剩產能壓製了美國供應商。但一位了解協議的消息人士表示🧛🏽♂️,協議還不夠全面,對美國的鋼鐵行業沒有太大幫助,因為協議針對的只是特種產品。
2015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估計📇👷🏻♀️,那些為中國出口示範基地企業提供補貼服務的供應者,在這三年來獲得中國政府超過10億美元資金。有些公司每年至少獲得63.5萬美元的援助。
報道稱,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經常被投訴以“傾銷”方式,即以不公平的低價格將產品出口到海外市場。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定🛗,進口國家可以對有傾銷嫌疑的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5日報道,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4月14日宣布了相關項協議🔡,稱其“對於在從農業到紡織品的7個不同行業受雇的美國人是一個勝利”。
美國在2015年2月向中國發難,針對中國在7個行業向本國出口企業提供的激勵。這些行業是🗓:紡織、服裝和鞋類;先進材料和金屬;輕工業;特種化學品;醫療產品;五金建材📖;以及農業。為了深挖細節,美國調查人員仔細研究了5000多頁從中文翻譯過來的中國政府文件🚌。
盡管中國正試圖從依賴出口轉向更加註重國內消費,但出口企業仍享受著一系列優惠,而美國認為這些優惠在WTO規則下是被禁止的🐘。它們包括面向指定企業的現金補助和免費或優惠服務。
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貿易專家加裏·赫夫鮑爾表示,該協議將無助於重塑貿易流動。“它不會帶來任何大的改變👷🏽,”他補充說,它可能只會使不斷攀升的美國貿易赤字降低50億美元。
報道稱🫶🏻,中國作出這一讓步之際,美國和歐洲威脅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市場經濟地位將使中國產品在反傾銷案件中按照中國的現行價格得到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