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表示,中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健”,此言顯然是為了安撫全球市場👨🏿🚀。目前投資者正準備面對上周市場動蕩重演的可能性🐳。
本周人們很可能聚焦於中國央行及其對人民幣的管理👨🏻🎨。上周市場監管機構通過放棄有爭議的“熔斷機製”和延長禁止大股東售股的禁令,似乎遏止了股市拋售。
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匯率上周下跌1.5%🎯,至1美元兌6.59元人民幣——這對受到精心管理的人民幣是一個大幅變動。交易員們基本上忽略了央行的指引,即他們應該關註人民幣相對於一籃子13種貨幣的穩定性🤷🏼,而非相對於美元的波動性。
與此同時,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匯率下降1.7%📓,至1美元兌6.68元人民幣,使在岸和離岸匯率之間的差異達到創紀錄水平。這種差異意味著國際投資者正在定價中計入在岸匯率將進一步走低的因素🧟♂️。在中國人民銀行(PBoC)去年8月出乎意料地讓人民幣貶值之前🍵,這兩個利率處在幾乎相同的水平🤦🏻♀️。
近來,中國央行允許在岸匯率走低,同時在離岸市場出手幹預👨🚒,以求限製匯率差異。另外🩹,外管局近來密切審查一些幫助客戶利用在岸和離岸匯率差異套利的銀行——有一些批評者認為🦬🙇♂️,此舉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不久前指定人民幣為其特別提款權(SDR)體系下的一種官方儲備貨幣是格格不入的🧹。
“我們似乎在漸漸倒退🧑🏻🦱💂🏼,回到兩層(人民幣)體系,這是令人擔憂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策略師表示。
“你怎麽能一方面進入SDR,而另一方面懲罰銀行在兩個匯率之間進行套利呢🐑?”他繼續說💕。“那是離譜和錯誤的👮🏼♂️。他們不應該既躋身於SDR體系內部,又這樣做。他們應該確保自己繼續開放,使兩個匯率趨同。”
IMF在去年11月決定從今年10月1日起將人民幣納入其SDR貨幣籃子時,確實指出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之間越來越大的差異是一項“操作上的挑戰”。但它也提出,正在推進的改革最終將讓投資者“不受妨礙地”進入中國在岸市場。在對北京方面和中國改革進程投下重大信心票之後🍔,這麽快就遭遇限製市場準入的行為,潛在對IMF是一件難堪的事情🦶🏼。
外管局在周末發表的聲明中試圖讓投資者放心。“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發展基本面好😎,”這家監管機構表示🧑🚒🪭。“外匯儲備較為充裕,金融體系總體穩健。”
中國央行上周將人民幣近期相對於美元的疲軟歸咎於“投機勢力”🧛🏼。上月,中國外匯儲備下降了創紀錄的1080億美元——這個數字既反映了幹預的成本🦸🏽♂️,也反映了資本外流上升。
“投資者不應該期望當局將為了無限期地保持人民幣兌美元穩定而繼續消耗儲備,”常駐新加坡的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市場策略師曼蘇爾•莫希-烏丁(Mansoor Mohi-uddin)上周六在一份研究簡報中寫道。
過去12個月期間,中國外匯儲備累計下降逾5000億美元,盡管許多分析師認為,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中國擁有的外匯儲備比同類經濟體多得多,因而可以承受外匯儲備進一步下降🖖。
“如果這樣的局面再持續幾個月🤵🏻,中國自2014年7月以來為了捍衛人民幣將燒掉超出峰值水平三分之一的外匯儲備,”海通證券(Haitong Securities)分析師米蘭達•卡爾(Miranda Carr)周末寫道🐆©️。
她補充說:“到目前為止🧑🏽🦰,2016年的中國似乎是每個人的噩夢成真。”
肖恩•唐南(Shawn Donnan)、蔡潔晶(Jackie Cai)和克裏斯蒂安•謝帕德(Christian Shepherd)補充報道
譯者/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