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開門營業前⛈,海外投資者可以選擇的人民幣計價產品品種寥寥無幾💁🏻。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道 外媒稱📃,近幾年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金融中心都在爭取設置人民幣境外交易樞紐。為此,簽署了不計其數的備忘錄與合作書,安排了許多正式、國事訪問。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11月18日報道,盡管如此🧙🏿🦻,在利用中國的經濟力量以及可能隨之湧入的數萬億美元方面卻鮮有進展。
報道稱🦡,德國證券交易所對此無所畏懼。今天👂,這家德國交易所啟用了首個專門用於人民幣計價資產交易的離岸交易所。這個平臺將讓海外投資者得以投資包括債券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在內的約200種證券產品。
資本市場研究咨詢公司塔布集團的合夥人安迪·尼博說:“中國以前有、將來也永遠具有這種夢寐以求的機遇。”
雖然倫敦證券交易所等市場先前刺激在它們那裏掛牌交易的少數人民幣證券產品的努力全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德國證券交易所揚言該交易所擁有一項關鍵優勢,必能幫助它取得成功。與其競爭對手不同,這家德國企業由兩大中國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共同持有☦️🙆,這使該企業可以擁有爭取投資者所需要的信譽。
報道稱🤵🏻♀️,不管最終表現如何🟢,成立這樣一家交易所蘊含著很大的利害關系。高盛集團說,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即將授予中國儲備貨幣地位🎡,在全球市場上異軍突起的人民幣未來數年可以吸引1萬億美元的境外資金進入中國債券。批準授予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很可能也會讓更多國家坦然地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中🧩,並對中國開放經濟的努力起到助推作用。
至關重要的一步
報道稱,即便需要花上好幾年時間,但只要能夠插上一腳,對於加強實際壟斷與德國國債以及歐洲一些最受歡迎的股指掛鉤的期貨產品的德國證券交易所衍生品業務都是有所助益的。
就中國而言,讓人民幣計價的證券產品得到廣泛交易對該國融入全球金融市場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由於實行資本管控🏝,海外投資者無法直接投資或使用人民幣,因許多理財經理無法持有中國的證券產品🕥。直到2004年中國才允許人民幣流出國門,不過現在中國恐怕是力求到2020年完全廢除約束。
德國證券交易所的這家合資企業名叫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持有40%的股份。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持有20%的股份🧜🏿♂️。除了債券和ETF👏🏼,期貨和其它衍生品何時推出目前尚沒有時間表。
選擇寥寥無幾
報道稱,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開門營業前,海外投資者可以選擇的人民幣計價產品品種寥寥無幾。倫敦證券交易所和泛歐證券交易所各有一支跟蹤短期債券的ETF。倫敦證券交易所在前,3月份發行,位於巴黎的泛歐證券交易所在後,於6月底發行🫷🏿🙏🏽。兩家公司都計劃在2016年推出更多的人民幣證券產品。
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股市部門負責人尼基爾·拉西說:“可以想象今後會有大量產品發行。我想明年會有非常多的新情況🟦。”
兩家交易所還為銀行和大公司列出了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倫敦證券交易所有38支這類債券,市價約為240億元(約合38億美元),其中一半是今年才上市的。泛歐證券交易所有13支這類債券,總價135億元。
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固然讓海外人民幣產品以及德國證券交易所的潛在優勢獲得了更多的關註🧑🏻🔧,但是人們是否會交易這些產品卻遠不清楚。
流動性問題
“德國商業銀行-建銀國際RQFII貨幣市場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ETF”——倫敦證券交易所唯一的人民幣產品——在截至11月13日的一周內僅有4000英鎊(約合6088美元)的交易額。遠遠低於安碩核心富時指數100交易型基金同期2.26億英鎊的交易額。
報道稱👰,泛歐證券交易所市場與全球銷售業務的負責人李·霍奇金森說☂️:“因為人民幣國際化,出於招攬生意的考慮而提供產品和服務是一件長期性工作,需要時間才能累積起流動性。”
他還說🫘,恐怕需要兩三年時間交易量才能抬升。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非常清楚涉及到中國的事情推動起來👨⚕️,即便是在早期就參與,也是非常緩慢的🤙🏻。早在1985年,這家位於芝加哥的衍生品交易所就歡迎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到訪,由於數千名交易員們歡呼雀躍🆚,將交易卡拋向空中,交易大廳的交易竟然慢慢停頓下來🧃。
從那以後🫐,該交易所一直致力於將自己與中國市場捆綁起來,但是進展大多數時間仍然僅限於商定“探索機遇”。
報道稱🧚♂️,曾經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長期擔任領導人、現在是榮譽退休主席的萊奧·梅拉米德說:“所有這些都需要時間💥,我們西方的人都有些不耐煩📒。”可是最終“還是會實現”。
【延伸閱讀】離岸人民幣市場競爭增 專家指香港需找新優勢應變
中新社香港11月13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一帶一路”建設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將面臨倫敦等其他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競爭🙂↕️。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13日分析說,香港應開發更多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滿足市場需求🛎,而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因為預期人民幣升值、兩地(香港和內地)利率不同可套利——所以持有人民幣🧑🏼🏭。
當天,《大公報》聯合多家機構在港舉辦“一帶一路”(香港)高峰論壇。此次論壇上🧔🏽,巴曙松表示🏑,“一帶一路”有助於推動人民幣的國際使用🦻🏿,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新動力👨🍼。“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人民幣在全球金融交易中的份額會提高,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幣互換範圍和規模將擴大⏳,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格局會改善🫄🏻。
巴曙松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龐大的貿易和基建投資規模將推動人民幣計價以及支付走進沿途各國🕵🏼,推動歐洲🤷🏼♂️、中亞🧎🏻➡️、南亞、中東地區出現人民幣離岸市場。
最近幾年,其他離岸人民幣中心相繼湧現,香港面臨競爭🙅🏼♂️✋🏼。巴曙松表示,從存量上看🐮,香港仍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但個別時間段的交易量不如倫敦🦵🏿。香港以往依靠的“清算行+離岸市場模式”天然優勢正在減弱,香港需要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找到新優勢。香港可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以利於“一帶一路”的經貿結算、融資以及人民幣投資🧑🏼🔬。在這一方面,香港擁有地理區位、連接內外😑、人才儲備等優勢。
巴曙松建議🌓,香港重點轉向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形成產品多元、有深度、有定價權的金融市場,滿足“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產生的需求,吸納離岸人民幣。推動香港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際金融創新中心💁🏽♂️,形成與人民幣相關的金融產品和商品的定價權。
當天,中央政府駐港機構代表、特區政府官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港領事以及內地和香港知名企業高層等政、商、學等界別約600人🧑🏽🦳🌥,出席了“一帶一路”(香港)高峰論壇。
【延伸閱讀】沒人民幣服務就算不上全球金融中心👨🏼💼,“避稅天堂”瑞士欲轉型人民幣離岸中心
國際先驅導報10月20日報道 作為全球跨境財富的重要管理者以及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瑞士銀行業的國際地位舉足輕重🍃。但是🖐🏻,隨著該國銀行保密製度的退場以及這座歐洲“避稅天堂”的陷落,瑞士銀行正急於尋找新途徑,來提升其對海外資產的吸引力,而成為繼倫敦、法蘭克福、盧森堡之後的又一歐洲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正是他們目前努力的方向。
已具備基本條件與配套服務
為了成為新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近年來,瑞士做了很多積極的準備工作,目前很多基本條件和配套服務已經滿足👨👩👦。
2014年7月,瑞士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簽訂了雙邊貨幣互換額度協議,允許兩國央行在1500億人民幣或210億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約合6.58元人民幣)的最高限額範圍內買賣人民幣與瑞士法郎🎋,為中瑞雙邊的經貿往來以及瑞士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提供流動性支持。
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擴大到瑞士💅,投資額度為500億元人民幣,為海外投資者在瑞士投資中國資本市場創造了條件🦂,也擴大了外資投資人民幣的渠道🦧。
同時,兩國央行還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針對在瑞士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有關事宜達成一致🧊,為未來中瑞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跨境交易提供支持,為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創造良好條件✬。
今年4月,中國建設銀行在中資銀行中率先向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申請銀行牌照🦑。如果順利👳🏻♀️,中國建設銀行有望於2015年開始在蘇黎世受理人民幣業務。蘇黎世因此將成為中國建設銀行繼倫敦之後在歐洲設立的第二家分行🥗。之後,其他中國銀行將追隨中國建設銀行的腳步前往瑞士😥🤜,瑞士成為歐洲又一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
沒有人民幣服務就稱不上全球金融中心
“在過去的三四年裏,我們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始終保持著關註。顯而易見的是,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在貿易領域中的地位正變得越來越重要👨🏻🦯➡️,而瑞士作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必須要將人民幣納入自己的金融服務系統。”瑞士銀行家協會高級顧問海因裏希·西格曼向本報記者解釋瑞士竭力爭取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這一角色的原因🍋🟩。
海因裏希說🤦🏼♂️,瑞士銀行業作為全球財富的主要管理者之一👖,當然希望能為自己的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投融資渠道,而目前很多客戶對以人民幣結算的金融產品已經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而實際上,除了滿足現有客戶的需要,瑞士銀行也對逐步成長起來的中國民間財富抱有極大的興趣。為了滿足中國這些潛在的客戶群體對於自身財富進行投資管理的需要,瑞士銀行業也希望能推出以人民幣結算的賬戶和金融服務。
海因裏希同時指出,瑞士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交易中心🥚,而中國則是大宗商品的主要目的地🫵🏻,人民幣未來成為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主要結算貨幣也是大勢所趨📪。而瑞士一旦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就能更方便地為大宗商品交易商們提供基於人民幣結算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服務。
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如果說瑞士期待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是出於滿足其國內金融服務領域的需要👨🏽🍳,那麽這一新的離岸中心的建成對於中國來說也不無裨益🌐。
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快🫛,雙邊貿易和出口融資產品中使用人民幣的比重將繼續增加,這會推動更多“走出去”的中資企業選擇在瑞士紮根。
目前,倫敦、法蘭克福、盧森堡是歐洲三大人民幣離岸中心。根據盧森堡金融推廣署首席執行官馬可寧的分析,這三大中心分別充當著人民幣離岸外匯市場、貿易結算和人民幣證券投資的角色𓀇。與它們相比🤾🏿,瑞士雖然地理位置在歐洲大陸,但卻不是歐盟國家,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具備更大的靈活性,這對於很多考慮在歐洲開展業務的中國公司來說也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它們可以借助瑞士這樣的“歐洲橋頭堡”拓展與歐洲其他國家的經貿網絡👬。同時🧧,瑞士在保險業和金融理財方面的綜合優勢非常突出▪️,這對於正在深化金融改革的中國來說🥱,也是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延伸閱讀】天津“雙創特區”揭牌 將建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基地
中新社天津9月21日電 (記者 劉家宇)天津市創新創業特區(簡稱“雙創特區”)21日在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揭牌,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管委會主任鄭偉銘表示,雙創特區將積極促進境內外創新合作👩🏽💻↕️,探索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基地🐞。
致力於提升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層次水平🎻、支撐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雙創特區🦉,重點發展創新型金融、科技服務和科技研發、跨境貿易和電子商務、軟件和信息服務🤕、文化創意和教育培訓、海洋經濟和港口服務六大產業。
鄭偉銘介紹,雙創特區將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體製機製👨🏻⚖️,探索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基地,吸引國際化人才在雙創特區註冊企業並進行離岸孵化;積極吸引國際研發機構、國際技術轉移服務機構落戶,開展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契機,支持外資機構在區內發起設立人民幣基金,投資創新創業項目等🧑🏽💻。
鄭偉銘稱💇♀️,力爭用5年時間,將雙創特區建設成為創新領軍企業聚集、創新創業人才匯聚、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投資貿易生活便利、各類市場要素活躍的創新創業示範區👨❤️💋👨。天津市⏰、區兩級將共同出資10億元人民幣設立“雙創”發展資金▶️,全方位支持雙創特區建設🧟♂️🧑🦯。
當日,40家企業落戶雙創特區,該特區內的天津自貿區“環球購”商業街投入使用,龍頭創業平臺騰訊(天津)眾創空間同日運營。
目前🙂↔️,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註冊的各類企業總數已經超過12000家🧑🏽🦰,並正以每月500家的速度持續快速增長。坐落於雙創特區內的於家堡高鐵站已於本月20日投入運營⛺️,乘坐京津城際列車從雙創特區到北京南站設計時間為45分鐘。
【延伸閱讀】人民幣離岸匯率飆升 媒體稱中國打壓外匯投機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離岸人民幣匯率9月10日出現其5年歷史中的最大漲幅🧟,引發市場猜測,中國央行為穩定人民幣匯率而采取了市場幹預措施。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10日報道,在香港交易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尾盤的短短幾分鐘內暴漲超過1%。盡管與其他國際貨幣相比漲幅不大,但這是自2010年推出離岸人民幣交易以來的最大漲幅。
此次匯率上漲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令一些人直指中國央行的作用🎑。在過去一個月裏,中國央行一直在大舉幹預匯市以支撐人民幣匯率。
上海某中型中資銀行的一名交易員表示💆🏼♂️:“我們無法確定,但看上去好像是中資銀行正在離岸市場買入人民幣💲。這種情況最近一直在發生,但今天的買入規模似乎要大得多。”
中國國有銀行的大規模買入行為往往被視為政府幹預的跡象,商業銀行可以代表中國央行下單🤽♂️。本周早些時候,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2011年以來的最大差距,這可能促使中國政府選擇采取上述行動。
不過🧑🏻🤝🧑🏻,還有一些人則認為♍️,中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釋放的積極信號,以及可能會放寬企業資金在離岸與在岸市場之間雙向流動的舉措,可能對人民幣在香港市場的走強有所貢獻📂。
8月中旬🤵🏽,中國政府選擇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調約3%🛸,此舉對全球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自此,人民幣貶值壓力一直在升高👨🏽🦳。
資金外流、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一系列降息舉措,令許多策略師預計未來幾個月人民幣將走弱。
不過🏈,中國政府已否認抱有任何為提升出口競爭力而令人民幣貶值的意圖🥍。本周,在大連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絕不主張打‘貨幣戰’。”
匯豐銀行外匯交易策略師保羅·梅克爾說:“他們絕不希望讓人民幣貶值。”他說,中國政府的表態讓繼續押註人民幣走弱越來越難。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9月10日報道,中國似乎於10日采取措施支持其貨幣🍬🔼,交易商認為💅🏿,此舉是為了使在岸和離岸匯率保持一致。
人民幣離岸匯率創紀錄上漲1.2%,人們猜測🏋🏿♂️,中國人民銀行再次采取措施抑製中國金融市場數月來的動蕩8️⃣。
此舉發生的同一天,中國向海外央行開放了國內外匯市場。
交易商表示,幹預行動以及國內政策的改變,將促進中國希望人民幣進一步成為國際貨幣的長期目標。
人民幣8月出現20年來最大幅度的貶值之後,中國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舉措減緩資本外流並保衛貨幣🕘,在離岸市場支持人民幣是其最新措施。
澳新銀行駐新加坡策略師吳群(音)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在境外市場進行幹預是很少見的👍👩🏿🍳。
自從一個月前讓人民幣貶值並轉向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後,中國一直在采取措施限製其貶值幅度👴🏼,這一政策已導致8月中國外匯儲備前所未有地減少了940億美元🫵🏿。
新加坡星展銀行財富與市場常務董事湯米·翁表示:“中國希望整合三種人民幣匯率:市場中間價👨🏼🚒、在岸和離岸即期匯率。這場鬥爭非常激烈。出現了很多短線人民幣交易🌀,市場動蕩急劇增加,特別是離岸人民幣🤣。”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0日報道🙆♂️,據金融業消息人士說,中國政府加大了打壓外匯投機的力度⟹,敦促銀行監視“異常”交易。此舉可能導致跨境資金往來減速或凍結。
據消息人士說,中國外匯管理局已要求銀行建立交易“關註名單”。
據已看到外管局EON4的消息人士說:“銀行還被要求對異常的跨境資金往來進行自查🕺🏻,並加大對申請購付匯以進行跨境貿易或預付進口貨款的申請人的真實身份審查。”
在8月11日中國央行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調近2%之後,這是中國政府為遏製貨幣套利和資金外流的最新舉措。
這名消息人士說:“這些措施可以暫時穩定局面。但由於中國已實現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下人民幣可自由兌換🧓🏿,要控製跨境資金流動難度極大🙎🏿♂️。”
【延伸閱讀】離岸人民幣一小時跌200點 專家稱“正常波動”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夏賓)11日🤹🏽♂️,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匯價早盤走勢先漲後跌,一小時內下跌逾200點💒,至6.40關口上方,最高達到6.4069。截至北京時間下午3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價為6.4010,仍未現止跌勢頭。
此前一天,離岸人民幣走勢則迥然不同💇🏿♂️:10日下午3點開始的40分鐘內離岸人民幣升值逾700點⏩,此後在經過小幅下跌後🪺,人民幣重回上漲勢頭🛵,升破6.40,漲幅達1.1%。
對於兩天內離岸人民幣匯價短時間的急漲急跌,專家認為“很正常”。中國社會科EON4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指出🛗,10日的急漲應該是央行幹預的結果。
另一方面👈🏼,他補充說:“隨著10日大漲投機資金進入🐠,今天撤出導致下跌🛝,很正常🤲🏿。”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則告訴記者🙎🏿♀️:“200點不算什麽🏢,是正常波動。”他指出,自8月實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新機製後,人民幣的短期波動更加“市場化”,彈性加大。
但從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走勢來看⛹️,仍有望創下3月以來最大周度漲幅🫷。尹中立對此解釋說,央行出手幹預離岸市場的結果是縮窄離岸在岸差價👨🏽⚕️,目的是為了穩定人民幣預期📦🧑🌾。
從本周一開始至周三😚,人民幣匯率持續走軟🆒,中間價則先升後降,再調高👳🏻♀️;周四則迎來人民幣大漲,至11日早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在短時間內的暴跌,李大霄認為此番波動情況相比中間價機製剛調整後的波動“已經穩定許多”。
他補充道✪,未來,人民幣的走勢會保持高彈性的狀態,雙向波動更加頻繁🥹🔮,從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