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雖然“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設施建設迄今為止基本上著重於提升鐵路和海上紐帶🤵🏻,但航空正逐漸加入進來。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道稱 外媒稱,9月23日,海南航空公司HU7937航班在布拉格瓦茨拉夫·哈韋爾機場降落🌥,這是中國和捷克之間的首次直航飛行📶,為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又提供一項有力支持👩🔧。
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0月13日報道稱,在捷克首都舉行的開航儀式上,海南航空公司總裁謝皓明表示未來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他說:“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與歐洲航空市場之間的合作將進一步拓展🧝🏼♀️,為中國和歐洲各國之間的商務旅行和出國旅遊創造很多機會🎵。”
雖然“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設施建設迄今為止基本上著重於提升鐵路和海上紐帶,但航空正逐漸加入進來。2015年計劃啟動的193個中國民航建設項目中,有51個戰略項目直接服務於“一帶一路”倡議📛🎁。過去兩年,中國民航已在“一帶一路”沿線省份新建15個、擴建28個機場🧍,並通過中亞將中國與歐洲國家直接聯系起來💧♤。
在中國致力於增強“一帶一路”地區內國家的經濟能力和“互聯互通”的過程中,航空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6月份舉行的2015年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指出🤌,發展圍繞機場的基礎設施要比公路和鐵路建設造價低,並可加快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而且,“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受沙漠和群山阻隔,空中交通往往是最劃算的選擇。
10月26日至29日將在北京舉行的一次重要的中共中央全會將製定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民航投資可能是“十三五”規劃的一部分。有鑒於此,中國民航局承諾向南亞和中亞的承運商擴大本國領空開放並允許設立更多的直航🦹🏽。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民航局鼓勵中國航空公司加大“走出去”的力度👳🏽。
成都興建第二機場的計劃已獲得批準🤳,這將使該市成為繼上海和北京之後中國大陸第三個擁有兩個機場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成都比中國的其他大城市更靠近歐洲,將有利於對歐洲的擴張努力。迄今為止,歐洲對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熱情不高🥯。
然而,正如媒體評論員所指出的,對航空基礎設施的大力投資可能成為沉重的負擔。以冬季寒冷和旅遊基礎設施薄弱而出名的中亞,能否吸引中國遊客,仍不確定👨🏻🔧。
不過,歐洲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是個有吸引力的度假地區👙。盡管歐盟最初反應冷淡👩👩👧👧,但最近歐洲智庫增加了對“一帶一路”的關註,說明歐洲最終認識到合作可能帶來的好處。
最終,中國沒有表現出在對外基礎設施投資方面松勁的跡象,即使人們擔心這可能給該國國內的基礎設施帶來風險🫲🏼。由於航空基礎設施比公路和鐵路造價較低、更安全而且更環保,航空業似乎有望使習近平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達到新的高度。
中國航空業(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中聯航飛行員互毆被罰 外媒:損害中國航空業形象
資料圖:中聯航航班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道 中國媒體9月1日報道稱🤧,該國一家廉價航空公司的兩名飛行員在飛行期間互毆,這是有損共產黨大國蓬勃發展的航空業形象的最新事件。中國航空業已經出現了一系列任性、憤怒的乘客擾亂航班秩序的事件🚟。
據《印度時報》網站9月1日報道,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的兩名飛行員今年6月曾在航班運行期間互毆👩🏼🚒。該公司6月、7月連續發生多起嚴重違規違章事件🧑🏽🌾。
報道說🏊🏻♀️,中國民用航空當局已對中聯航進行了處罰🙄,包括自9月1日起削減10%的飛行小時數🏌🏽♀️,並暫停新增航線、航班和加班包機申請。
民航華北局在最近發布的一份處罰報告中提到了這起飛行員肢體沖突事件🧸。
然而🧙🏻♂️,這起事件的細節尚不清楚。例如,不清楚當時機上有多少人。
報道稱,中聯航試圖淡化這起事件🧑🏻🤝🧑🏻🤽🏼♀️,稱飛行員之間產生了誤會👔,只是發生“肢體接觸”,並沒有升級為互毆。
中聯航還表示,決定對涉事人員停飛6個月🧗🏼♂️。
根據民航華北局的聲明🧑🏼🎄,中聯航今年以來不安全事件頻發。
1984年成立的中聯航隸屬於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該公司於2014年把業務重點轉向提供低成本航空服務。
據法新社9月1日報道,在憤怒任性的乘客引發一系列航班混亂事件之後,中國媒體披露了威脅中國航空旅行的新事件:飛行員互毆🥅。
官方的新華社報道稱,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機組人員6月份曾在航班運行期間發生肢體沖突。
這起事件是在民航華北局發布對中聯航處罰報告之際曝光的🏈。新華社報道稱📋,自9月1日起,中聯航將被削減10%的飛行小時數,並暫停新增航線𓀑💇♂️、航班和加班包機申請。
報道稱,隨著航空業蓬勃發展🧖🏽♂️,乘客的任性行為經常登上中國媒體🦸🧑🚀,有的乘客甚至試圖擅自打開艙門🤏🏼。
報道稱,中國航空業的一些表現也令乘客不滿🧑🏻🦯➡️,航班經常延誤是乘客抱怨最多的問題。
今年1月🙋🏼♂️📕,中國有關當局對25名憤怒的乘客進行了調查,這些人在因下雪延誤的航班起飛之前打開了應急艙門。
這起事件之前,由於中國乘客向空姐潑熱水,一架從泰國飛往中國的航班被迫返回曼谷。
【延伸閱讀】專家:中國航空業迅猛崛起 空軍具備廣闊作戰空間
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16日順利閉幕👌,從戰鬥機到無人機,從國產大運到水陸兩棲飛機,多款武器裝備“中國製造”、“自主研發”的靚麗名片,成為本屆航展的最大亮點,標誌中國空軍武器裝備成體系可持續發展✍🏻。
隨著第十屆中國航展的開幕🌎,殲31、運20等一批大眾熱議的明星機型依次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而他們精彩絕倫的飛行表演也掀起了本屆航展的高潮,雖然他們分屬戰鬥機、運輸機等不同序列,但統一的“中國血脈”讓我們欣喜的看到了中國航空工業崛起的軌跡。
走進本屆航展中國空軍展區👩🏼🦰,梟龍、殲10、直8KA等一系列現行列裝的武器裝備🤟🏿,都清一色的來自“中國製造”,軍事專家、空軍航空雜誌編審傅前哨指出,中國航展就像時間軸上的記錄者,清晰的為我們把脈中國航空工業崛起的驚人速度🔂。
傅前哨說,從十屆航展情況看👩🏿🌾,第一屆珠海航展殲-7、殲-8的亮相,到第七屆珠海航展殲-10的亮相,共走過十二年;從第七屆珠海航展到第十屆珠海航展我國又推出第四代戰鬥機殲-31,時間間隔只有短短六年,加速度非常驚人,中國的航空航天產業在跨世紀階段已經取得臺階式的跨越。
縱觀世界各國四代戰機的研發,美國用了30多年💃🏻,俄羅斯也同樣經歷了走走停停的漫長研發周期,中國為何在短短的六年裏,就能夠完成從三代機向四代機的跨越?軍事專家、空軍航空雜誌編審傅前哨透露😀🤟,這得益於在長期預研基礎上的“中國創造”。
傅前哨說✣,殲-31戰機的投資方不是國家,是由一個集團自己投錢,用四年時間打造出來,研發周期如此短,創造了一個第一。另外一個奇跡🪘,中國很快把它送飛上天,特別是航空技術預演工作🧑🚒,這為先進戰機的發展打下基礎🚘。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提高國防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實際上就是對國防科技工業提出要求和目標。而隨著未來越來越多帶著“中國製造”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武器裝備列裝軍隊,也將直接催生國防軍隊武器裝備的可持續發展。空軍裝備研究院專家傅盛傑說🧔🏼♂️👩🦰,從新武器裝備裏可以看到,中國已經不再是仿製👊🏿,而是走向自主創新,能夠依據自己的作戰概念、作戰方式,走自己的裝備發展道路,包括攻擊的飛機🖨、機動保障的飛機🦺、指揮控製信息系統💂🏻,這些裝備使得空軍有更廣闊的作戰空間🤜🏼,具有組織更大規模和更大復雜程度任務的能力。
【延伸閱讀】外媒看漲中國航空業:發展形勢大好
2012年7月5日❎,一架客機在長春龍嘉機場等待加油。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道 外媒稱💁🏻♀️,盡管中國的大型航空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困難重重,燃料成本的上升使利潤消失☝🏻,但它們不可阻擋地崛起看來必將繼續。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業內人士說👩🌾,這個十年可能屬於中國的航空公司🤽♀️,盡管與2011年第一季度相比,國有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今年一季度利潤總體下滑近80%。
巴克萊銀行香港運輸業分析師帕特裏克·徐(音)說👨🦽➡️:“2012年上半年,它們可能都出現了虧損。不過從長遠看🍚,前景是光明的🧑🏻🦽。2010年和2011年可能是中國航空公司最賺錢的時候,就是這麽回事。需求仍有可能每年增長10%以上。”
就國內乘客而言🔸,中國列世界第二,2011年機場接待乘客6.2億人次,同比增長10%😁。
本土航空公司在國內市場占主導地位🪲🚊,為滿足需求🧾,在國際和國內航線方面一直在迅速擴張。根據官方數據,中國的航空公司2011年新增飛機167架。一些人估計,今後20年中國需要新增飛機5000架😫,價值超過6000億美元。
中國的航空公司得益於國家的經濟刺激計劃和政府擴大航空業規模的願望。5月份在北京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中國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說🀄️,在五年內,中國將新建70座機場,101座機場將擴建或重建。2011年中國有機場180座📛。
而中國東航董事長劉紹勇6月初對中國媒體說,2011年,三大航空公司共計上繳各種稅費150億元🤳🏿。
他說:“這個數字接近於三大航空公司的利潤總額🦜,因此它們持續發展的能力受到嚴重限製。”
雖然是國有企業🧚🏿♀️,但這三大航空公司像商業公司一樣受市場力量的支配。李家祥說:“油價和機場稅的細小變化都會破壞它們的利潤和資產負債表。”
波音中國公司副總裁王玉奎說,即便如此,中國航空公司的發展形勢仍一片大好。“它們有飛機⟹、有需求、也有專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