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5月10日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示,將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政策措施✬。此外,報告認為🚹,長期國債收益率與未來經濟向好的態勢將更加匹配🧙🏿。
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
報告表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開局良好、回升向好是當前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和趨勢,要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下階段,將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專家認為♿,從目前形勢看👏🏿🧑✈️,二季度經濟增速仍可能保持在5.5%左右的相對高位,經濟持續向好態勢有望延續🛑,完成全年增長目標難度不大。下一階段👸🏿,央行將會更多觀察前期政策效果及經濟恢復情況🧜🏼♂️,加強政策協調,並根據形勢變化把握好調控力度和節奏,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物價方面,報告認為,物價將保持溫和回升態勢。當前物價處於低位的根本原因在於實體經濟需求不足🧿、供求失衡🦹🏿,而不是貨幣供給不夠🟣。央行會把維護價格穩定🖖🏼、推動價格溫和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加強政策協調配合🧢,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
房地產政策方面,報告指出📌,將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製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強化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保障🤳🏽,推動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信貸投放節奏更加平穩
報告著重分析了信貸增長與高質量發展的關系🪸。報告認為,我國信貸總量已從過去兩位數以上的較高增速放緩至個位數,但這不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減弱🤜🏿。
當前,央行更加註重引導信貸均衡投放。從一季度金融數據看,金融總量穩定增長✧,信貸投放節奏更加平穩🔸。據了解🌳,按照歷史規律,4月🥍、7月和10月通常是貸款小月🚮,但從銀行反映的情況看,今年4月信貸投放還是平穩的🏌🏼♂️,小月不小是今年的特點。
目前🧑🏻⚖️,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已超300萬億元。“當前貨幣存量已經不少了🦟。”報告分析,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經濟體量持續增大,都會帶來資金需求的上升,規模龐大的存貸款,這是過去多年來金融持續不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反映🏄。
業內人士認為🌙👨🏫,貨幣存量不少,關鍵要盤活存量、暢通循環。隨著直接融資發展🧜🏻♀️,M2增速將放緩💇🏿♀️,但這並不是金融支持力度減弱,而是融資結構優化、金融質效提升的體現,對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滿足也是好事。
引導長期國債收益率回歸合理區間
今年以來,我國中長期債券收益率下行較為明顯,30年期國債收益率運行至2.5%下方,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創20年來最低。央行對此高度關註,近期已頻頻釋放信號。此次報告再次回應如何看待長期國債收益率,意在引導長期國債收益率回歸合理區間🔞。
報告指出,我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在反映市場預期和宏觀經濟方面總體是有效的。近年來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較強,為債券市場平穩運行持續營造了良好的流動性環境;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比較大🤦🏿♂️,計劃發行的政府債券規模也不小🖕🏿,發行節奏還會加快💆🏻♂️。債券市場供求有望進一步趨於均衡🦚,長期國債收益率與未來經濟向好的態勢將更加匹配🧑🏼🎓。
此外,報告提到,近期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製發布倡議🧑🏻🏫🧛🏽,明確要求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戶承諾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的補息。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手工補息”和“資金空轉”治理已有不少措施。專家認為,無論是禁止“手工補息”還是規範企業“低貸高存”空轉套利,都是監管部門對當前金融機構和企業經營模式和思維慣性的糾偏,矯正部分金融機構盲目規模擴張👸🏽🫳🏼、不合理競爭行為,也能督促企業更加聚焦主業。長遠來看👪,這會鼓勵金融機構差異化經營🔶、創新金融產品🤬,將金融資源投放到更有活力、增長前景更好的新動能領域👆🏼🧑🏼🎤,提升金融機構經營能力和服務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