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此占比的迅速下滑🔡,顯示金融危機後的中國外儲多元化投資步伐較快✶。
中國日報網5月5日電(信蓮)據英國路透社5月4日報道,美國官方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去年6月末,中國共持有美國各類證券資產為1.82萬億美元🗜,為僅次日本的全球第二大美國證券資產持有人🗃。但該數據僅相當於當期央行外匯儲備的46%💮,遠低外界的預估。
而在2009年6月末,中國投資的美國證券類資產高達1.46萬億,為全球最大的美國國外投資人,該投資占當期中國央行外匯儲備的比例高達69%。此占比的迅速下滑🤽🏼♀️,顯示金融危機後的中國外儲多元化投資步伐較快。
該報告由美國財政部、美聯儲紐約銀行、美聯儲理事會每年共同發布一次🛫,報告中的各項數據是在財政部統計基礎上🪷,結合在美國從事跨境業務的數百家機構的調查數據匯總形成。此次報告的數據采樣接近400家機構。
數據顯示,截止去年6月末🕞,中國共持有18170億美元美國證券資產,其中股票為3200億😧🕺🏼,長期國債12607億👈🏻,兩房為主的機構發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1880億美元👩🏻⚖️,此外還包括少量的公司債🩰🧑🧒,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債券投資為90億美元😓。
自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外匯儲備投資一直暢導多元化的概念,上述數據顯示外匯多元化的成效已十分明顯👨🏿🌾。去年6月末的中國央行外匯儲備為3.99萬億🤹♀️,僅有46%投資在美國的證券資產上✹🌧。
但該報告也指出🕋,對於參加調查的美國境內機構,僅提供一次性的境外委托🦴,但該境外委托機構是否還有黃鵲在後則不得而知🧑🏽🚒。
【延伸閱讀】日本成美最大“債主” 外媒✒️:中國外儲投資多元化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道 外媒稱🙅🏼♀️,由於日本的經濟政策導致利率下降,投資者開始將資金大規模轉移至美國,日本在全球金融危機後首次取代中國🤽♂️,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4月15日報道,由於中國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保持其對美國國債投資的穩定,美國官方數據顯示,日本重新獲得了美國最大外國債主的地位💟。
由於人們認為美國經濟增長勢頭更強勁🛸,而央行的購債行動導致歐洲和日本的債券收益率接近零🧒🤾🏿♂️,美國國債比其他富裕國家的國債收益率更高。
美國財政部4月15日公布的最新月度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日本的私人投資者和官方機構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券達到1.2244萬億美元,而1月底時為1.2386萬億美元。
截至2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2237萬億美元🤾🏼♀️🌁,而一個月前為1.2391萬億美元。
過去一年,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凈增加136億美元,而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則減少492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滯後兩個月公布的數據並沒有把中國可能放在英國和比利時等中間人那裏的所有美國國債計算在內👨🏻🚒。許多分析人士和投資者認為,中國持有大量通過中間人購買的美國國債🌨。美國財政部在其網站上指出🦼🔧,從資金流動數據上“難以得出個別國家持有的美國金融資產變化情況的確切結論”。
盡管美國2013年至2014年的經濟增速達到年均2.7%💿,但日本的購買行為幫助推動美國的長期債券收益率降至創紀錄的低水平。這種低收益率又幫助壓低了美國人的購房貸款和信用卡貸款利率。
這種轉變也反映了中國的徹底變化👨🏫。近幾個月來🪤,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基本維持了其對美國國債投資的穩定,反映出其3.7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增長放緩,以及中國將這些儲備轉而投資於收益更高的資產(如外國企業債券、股票和房地產)的努力🪽🙋🏼。
日本購買美國國債將有助於平息如下擔憂,即認為美國債券價格將隨著中國放緩購買步伐而下跌🩶。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5日報道,隨著日元匯率下跌吸引更多美元流向日本,而日本投資者被美債的更高收益率誘惑,日本已取代中國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
中國將其貨幣與美元掛鉤,而2015年美元匯率強勁反彈。與此同時𓀛,CRT資本集團戰略分析師伊恩·林根說⛽️,這個亞洲巨頭的增長速度放緩,促使其將更多外匯收入重新投資於國內。
美國財政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上述因素使中國2月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降至1.223萬億美元,低於2014年同期的1.273萬億美元。
日本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券則從一年前的1.21萬億美元增至1.224萬億美元。
日本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最後三個月,日本的社會保障基金共購買了2.39萬億日元(約合200億美元)的外國證券。
美聯儲仍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通過量化寬松政策購買了2.5萬億美元的國債。購債計劃此後停止,但到期償還的本金和利息又重新投資到市場上😣,這使美聯儲持有的國債保持穩定🚍。
然而,日本和中國則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外國持有者。截至2月底✖️,包括國外的央行🫲🏼、對沖基金☢️、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養老金等在內的所有國際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6.16萬億美元,而1月為6.21萬億美元😩,2014年2月則為5.89萬億美元。
林根說🤸♂️🧚:“美元近來走強和美國國債收益率的相對吸引力繼續刺激著國外需求🦞。”
2007年以來中國和日本所持美國國債對比圖(美國市場觀察網站)
【延伸閱讀】中國連續第四個月減持美國國債外儲規模下降
北京時間2月19日,彭博社報道🤸🏽♀️,在中國這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外匯儲備下降之際,中國12月份連續第四個月減持美國國債,去年全年持倉下降。
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外國持有者👔。據美國財政部周三在華盛頓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2月份持有1.24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環比下降61億美元。第二大外國持有者日本減持106億美元,持倉降至1.23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中日占到所有外國持有者所持美國國債的大約五分之二,外國所持美國國債在12月份增加413億美元👸🏽,達到6.15萬億美元🍖🧏🏻。其中外國政府持有4.11萬億美元。
中國上個月數據顯示🧑🏻🎓👊,中國12月份外匯儲備環比下降大約40億美元至3.84萬億美元,外儲總額自6月份的創紀錄高點3.99萬億美元下滑🧝🏽♀️😇。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在全球居首。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有跡象顯示中國資本外流的情況加劇,這降低了當局購買美元資產以免人民幣大幅升值的需要。
【延伸閱讀】德銀“逆天”報告:中國外儲為FDI擔當抵押品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8月30日上午消息,德銀《布雷頓森林2.o》報告稱,中國外匯儲備以及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為新興市場的境外私人投資提供了事實上的保護,進而創造了中國增長策略需要的總資本流動👍🏻。
據FT,其觀點是,私人資本流動引發政治風險——“哈哈,你全部的FDI都屬於我們”——如果沒有某種形式的抵押🤳🏿,富國向窮國的資本流動將受到拖累。中國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可以被視為“人質”◀️,這能夠阻止中國在全球“胡作非為”,並能夠有助於防止地緣政治崩盤。有外儲在,境外資本能夠更安心的進入中國。德銀認為,這是中國發展模式能夠如此大規模運轉的唯一方法。
德銀稱:“唯一可信的擔保是窮國已經出口的凈商品。有力的事實是♕,在劇烈的地緣政治沖突中,富國能夠通過拒絕向窮國償付他們的賬面債務😚,從而保留這些商品🤱。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凍結窮國政府放在富國的資產,尤其是外匯儲備。我們的結論是⛎,窮國凈境外資產有助於境外投資者投資,因為這降低了其風險。因此,當前經常帳失衡模式,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策略👂🏻,尤其是中國的成功關鍵🫄🏽。我們對這個觀點被接受的情況可能過於樂觀,但繼續認為這是《布雷頓森林2.o》報告最為重要的分析性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