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IMF表示,全球經濟在未來兩年更有可能實現合理力度的復蘇🔉🧶。印度經濟增速有望超越中國,這將是16年來頭一回🧜。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道 英媒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4日表示,受益於近期的能源價格下跌和匯率變動🫄🏿,全球經濟在未來兩年更有可能實現合理力度的復蘇🚍。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5日報道,IMF每年發布兩次的預測顯示🛜,印度經濟增速有望超越中國🧙🏼,這將是16年來頭一回。
IMF近期告訴各國,稱他們在改善中期前景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但其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自2011年以來首次暗示各經濟體正在擺脫2009年金融危機的陰影🧜🏻。
在發表這份報告前夕,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我感覺宏觀風險比去年10月要小——沒有理由感到悲觀和沮喪。”
IMF記錄了自去年10月以來世界各國經濟表現的不同趨勢:美國和英國勢頭較強🛀,而歐元區👕🧙🏿♀️、中國和拉丁美洲更加疲弱。各國的通脹普遍下降,許多新興經濟體增長前景惡化,唯獨印度是一個重要的例外。
IMF稱,雖然在經濟數據上各國的進展有快有慢,但能源價格下跌將提振石油進口國經濟增長。IMF估計💃🏻,油價下跌的全部效應將使2016年全球產出增加0.5%至1%。
IMF預計,美元和人民幣相對於日元和歐元的升值,將有助於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美元和人民幣的升值不會影響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前景,因為美中可以較長期地保持較低利率,以抵消貿易表現的惡化🦹🏼♀️。
將這些預估轉換成具體數字後,IMF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3.5%👻👷🏼♂️,高於去年錄得的3.4%🟠,並將在2016年進一步提升至3.8%。
IMF預計,中國經濟將繼續放緩🧔🏿♂️🥗,今明兩年分別增長6.8%和6.3%👨🎓,顯著低於印度兩年均為7.5%的增長預測⌨️。
IMF對中期增長前景更為悲觀,指出各經濟體似乎不太可能回歸先前被視為常態的增速。人口老齡化及生產率提升乏力將拉低經濟增速⚾️。
【延伸閱讀】IMF稱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將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中新社華盛頓4月14日電 (記者 刁海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部副主管吉安瑪麗亞·米萊西-費雷蒂14日在此間表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將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他認為🆗,經濟放緩對於中國而言是一件好事🍠。
米萊西·費雷蒂當天在出席IMF舉行的“世界經濟展望”發布會上做出上述表態🆗。他表示,經濟放緩對中國而言是一件好事。他說,中國經濟目前正在經歷一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模式將更加平衡♻️,不再單純依賴投資,而逐漸向擴大內需轉變✊。
他表示,IMF的基本判斷是🧤🧎,依靠政府投資所產生的經濟增長要少於投入本身,並不劃算。中國進行的結構性改革從短期來看確實會對增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這種改革在長期來看是積極的🐹🫥,中國的經濟結構將會更加平衡。
米萊西·費雷蒂表示,中國在金融業、社會保障以及貨幣政策等領域進行的改革是至關重要的,這將有利於中國經濟未來更加穩定、均衡的發展🙋🏽♀️。
根據IMF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為6.8%🗃,這比該機構在去年10月的預測下降了0.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房地產、信貸、投資進一步緊縮🧑🧑🧒。報告稱,中國正在進行的結構性改革,將刺激以消費者主導的活動,這將部分減緩中國經濟的下滑。
在全球經濟方面➜,IMF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將延續復蘇勢頭🏭🧜🏻,但會呈現出增長趨緩且不均衡的態勢🦹🏼♀️。IMF預測,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為3.5%🫄🏻。
IMF經濟顧問和研究部主任奧利弗·布蘭查德在14日的發布會上表示,發達經濟體預計將延續此前的復蘇勢頭,其增長預期將達到2.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速可能會進一步放緩🧎♀️➡️🤾🏿♂️。不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增長中所占比重仍將超過70%。
IMF和世界銀行2015年春季會議將於本月17日至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
【延伸閱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3.5%
中新社紐約4月14日電 (記者 阮煜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5%。預計2016年全球增長率提高到3.7%👷🏼。
IMF在14日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相比去年,今年發達經濟體的前景正在改善。由於一些大型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石油出口國的增長前景減弱,預計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將放緩。
IMF表示🕺🏻,相比上年,2015年👷🏻,新興市場增長放緩。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增長中所占比重仍將超過70%。中國官方目前將更加重視減輕投資快速增長帶來的脆弱性。因此🛌🏼,預測中國房地產投資將進一步放緩。
IMF認為⬛️,由於俄羅斯、巴西等2015年增長疲軟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活動面臨的下行壓力將有所緩解👂,預計2016年新興市場的增長將加快,將使全球增長率提高到3.7%。
報告認為,盡管普遍預期,美國短期貸款利率將逐步上升,以及近期美元升值對凈出口產生不利影響。但得益於油價下跌對國內需求的支持📅、財政調整步伐的放慢🍶,以及寬松貨幣政策繼續提供的支持,預計2015-2016年,美國經濟增長將超過3%。
IMF報告警告,美元進一步大幅升值可能導致其他經濟體,特別是新興市場出現金融壓力👩👦👦。雖然最近一些發達經濟體的增長預測有所上調😰,但增長停滯和低通脹的風險依然存在。
【延伸閱讀】IMF:中國2015年經濟增長將放緩至6.8% 樓市堪憂
新浪財經訊北京時間4月14日晚間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至6.8%,這相比IMF在2014年10月的預測下調了0.3%。
2015年IMF世行春季年會召開前夕,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根據報告,中國2014年的經濟增速維持在7.4%👨🏽🎨,但預計2015年的經濟增長將放緩至6.8%,這比2014年10月IMF報告的預測下調了0.3%⚛️,主要原因是中國房地產、信貸、投資的進一步緊縮。
報告指出👩🏻🍼,去年中國的投資增速有所放緩🐘,這包括曾經在09-12年繁榮的房地產市場。然而,投資放緩的影響被中國出臺的刺激政策所部分抵消,但預計中國政府將繼續降低近年信貸和投資高速增長所帶來的脆弱性:“因此,投資者可能會更為擔心未來經濟放緩的風險,這樣的情緒也會折射到當前的投資活動中🧔🏿😧。”
對於中期風險👩🏻🔧,報告特別提到了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問題:“信貸和投資的增長曾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但其脆弱性也在不斷累積。中國政府可以通過利用公共資源和政府影響力📁★,以獲得空間避免增長的急劇放緩。”IMF認為🪢🧚🏻,中國通過改革以再平衡經濟是降低風險的重要手段👮🏼:“因為若沒有改革來改變經濟增長模式〽️❤️🔥,脆弱性會繼續累加,而可用的政策空間會進一步縮減。
報告認為,中國結構性改革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滑,將刺激消費者為主導的活動,這將部分減緩中國經濟的下滑。IMF建議,中國應加強金融業監管🤦🏿♀️,同時令存款利率自由化👨🏽⚕️,增加對利率作為貨幣工具使用的依賴性;與此同時,進行財政和社保體系改革,尤其是國企改革,要讓公共和私營部門的競爭在同一水平線上👨🏿🍼。
根據報告,相比2014年🧗🏿♂️,發達經濟體預期增長加快,而新興市場增長放緩。新興市場面臨這一增長前景,主要是因為一些大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前景減弱👩🏼💻,並且💌,油價急劇下跌導致一些主要石油出口國的經濟活動減弱🧜🏼♀️:“中國當局目前將更加重視減輕信貸和投資近期快速增長帶來的脆弱性。因此,我們的預測假設投資進一步放緩,特別是房地產投資。”
“不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在2015年全球增長中所占比重仍將超過70%。”IMF指出🤾🏻:“對於整個亞太地區🤼♂️,亟需機構性改革以重拾經濟效率。特別在中國🦯,金融業和國企都亟需改革以提升資源分配的效率💤🧔🏻♂️。”
報告還特別提到油價下跌對全球的影響:“油價的下跌促成了實際收入從石油出口國向石油進口國的大幅再分配🙌🏻。初步證據顯示🤸♂️,在美國、歐元區、中國、印度等石油進口國,實際收入的增長已使支出增加。石油出口國削減了支出,但幅度較小;其中許多國家具有相當多的金融儲備🤰🏼,能夠慢慢削減支出。”
IMF的基線預測是𓀁,發達經濟體今年的表現將好於去年,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相比去年增長速度將放緩🧚🏼♀️,結果是😩,全球增長率將與去年大致持平。但這一總體前景下存在著具體情況的差異。具體到全球風險,IMF認為,宏觀經濟風險略有下降。去年的主要風險(即歐元區陷入衰退的風險)已經下降🌘,通縮風險也已下降,但金融和地緣政治風險已經上升。
“匯率大幅變動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金融風險✴️🏷,重新引發貨幣戰爭的討論🏤。”IMF警告稱:“不能排除希臘爆發危機的可能性,這種事件一旦出現,肯定會使金融市場發生震蕩。烏克蘭和中東的動蕩仍在持續♟,盡管迄今為止尚未造成系統性的經濟影響。”
【延伸閱讀】李克強🙇🏼: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將加大定向調控力度
中新社 劉震 攝
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
會上,李揚、胡鞍鋼、海聞、劉尚希、汪濤🦸🏿♂️、吳曉波等專家學者和中興🧕🏿、海爾、新松機器人、網易公司的負責人圍繞當前經濟形勢和企業轉型、創新發展等談了看法🧙♂️🦵🏿。大家認為🦸🏿,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運行開局總體平穩,結構調整亮點頻現🤱🏻🧑🏻🏫,定向調控等政策一定程度對沖了下行壓力🤴🏻,但市場需求依然低迷🫐,穩增長仍須持續發力。李克強與大家深入交流。
李克強說,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和我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砥礪前行👩🏿🎨,增速等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基本穩定,收入同步增長🧘🏻♂️🤳🏽,能耗強度下降👳🏻。同時,新舊產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正處在接續關鍵期,積極因素和新興力量正在積聚,行業和區域走勢分化,結構調整起步較早的企業、行業和地區走勢向好♠︎,但也必須清醒看到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我們要科學把脈形勢,既分析客觀因素,又要找主觀原因,既對長期向好充滿信心,也要做好應對更大困難和挑戰的準備。尤其要更加註重培育新生力量,抓住和用好發展的新機遇,奮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李克強指出,要充分認識我國發展仍具有巨大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靈活施策,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用好多種政策工具🦒,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
李克強說,要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雙引擎🧚🏻,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的有力措施,可以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力。要抓緊政策措施和相關項目落地,精準增加短板投資,完善創新創業政策組合🫲🏿,形成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升級的新動能。
李克強強調,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要用足改革創新動力源,堅持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結構調整6️⃣⚅,助力破障過坎,實現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政府自我革命要加碼,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持續向縱深推進,通過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破除製約市場活力和發展的各種束縛。財稅、金融、價格🂠🫦、投融資等一系列改革也要同步推進,以形成疊加效應,釋放改革紅利🎈。把開放之門開得更大🚏,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競爭中拓展發展空間。
李克強最後說,各級幹部要振奮精神,主動作為。各位專家和企業家要多謀良策、多出實招🪺。大家共同努力💎🥰,為完成今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打好基礎,推動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
劉延東、汪洋👩🏿🎤、馬凱、楊晶★、王勇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