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作為我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自誕生之日起就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緊密相連。
11月5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召開。在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改革創新促進自貿試驗區提升”分論壇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稱👩🏻🔧,十年來👨🏽🦱,自貿試驗區推出了一大批基礎性🫰🏻🧑🏿🌾、開創性改革開放舉措,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其中金融領域製度創新不斷深化,為全國金融改革不斷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作為“頭雁”示範區👩🏿🎤,上海自貿試驗區發揮先發優勢,上海市副市長解冬在會上介紹稱,十年來上海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全面推動和深化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並取得顯著成效🧔🏽♀️。
盛秋平稱🤸🏼♀️,剛剛結束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為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來,自貿試驗區將繼續發揮好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入推進製度性開放,加強改革,整體謀劃和系統提升📼。
不斷擴大市場準入,發展金融製度型開放
在金融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廣大金融企業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下,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
據盛秋平介紹🌙,近年來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持續壓縮🌾,完全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等領域外資持股比例限製,市場準入不斷擴大👨🏿🦱。全國首家外商獨資金融類投資公司、首家外商獨資證券公司、首家外商獨資保險控股公司等一批首單項目落地落戶自貿試驗區。
在此背景下,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持續提升🤴🏽。盛秋平稱,自貿試驗區率先創設自由貿易賬戶💯🪪,實現本外幣一體化賬戶內自由兌換🧾,打通企業境外融資渠道🥽🦸🏼。其中🍋,上海已經開設14.4萬個自由貿易賬戶💡,辦理跨境結算142萬億元,支持企業獲得本外幣融資2.8萬億元。率先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跨境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等系列改革試點🧖🏿♂️,持續優化跨境人民幣和外匯管理業務🌙。
解冬稱,上海一攬子開創性政策相繼推出,有力支持了企業“走出去”和高質量發展。十年間〰️,上海共發布了11批160個自貿區金融創新案例👳🏿♂️。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共有持牌金融機構1759家👍🏼,其中外資占比近三分之一。且先後推動保交所👨🏽🚒🩼、中國信登🙌🏼、中央結算上海總部、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金國際等全國性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在滬成立。支持推出“滬港通”“滬倫通”“債券通”“互換通”👩🏻🎤,以及原油、國債、航運指數等期貨品種,國內新批設的6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5家合資理財公司以及眾多金融科技公司都落戶上海自貿區。
提升金融資源配置功能🛼🧔♀️,促進全球自由貿易合作共贏
中國自貿試驗區的建立也有效加快了雙向開放🛍,為路易達孚等投資者提供了有效的交易方式和可選擇的交割平臺。
路易達孚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高啟(Michael Gelchie)在論壇上指出,中國自貿區極大地鼓勵了外商投資💆♂️,特別是通過修訂自貿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減少了對外商投資的限製,擴大了更多行業和領域的準入。
具體看來,自貿試驗區建設領域既涉及期貨市場又涉及大宗商品,與國際市場進行接軌。高啟舉例稱,自貿區為食品出口商和進口商創造了有利環境🔣,吸引了資金、技術和人才,並形成了公司總部集群🆕,推動了企業的協調發展🐻❄️。因此路易達孚2021年在上海建立了地區總部,作為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從而滿足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
會上🙋🏻♂️,經濟學家🥷🏼、意大利前財政部部長喬瓦尼·特裏亞(Giovanni Tria)稱,不可否認的是經濟全球化使得所有發達經濟體在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實現了數十年的經濟增長。自貿區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試驗◼️,是世界願景的典型範例。這是因為在自貿區建立過程當中實現了公司及其技術的流動、金融市場的深化和開放🫸🏻,並且加強了經濟和社會之間的相互依存👩🏿🦳。
喬瓦尼·特裏亞稱🚣🏼♂️🟦,通過自貿區的建立,中國加快了參加全球市場的步伐,邀請位於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和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和其他國家分享了這種互利互惠的發展機遇。
高啟也認為🦘🏅,隨著中國進一步加深金融領域的結構性改革🧔🏿♀️,自由貿易區也可以作為一個新的政策和創新的試驗場🤰🏽,提高貿易的效率、協同效應和增強競爭力🧖🏻,支持應對新興的消費趨勢,縮短供應鏈並提高企業透明度。
深化金融機製創新👳🏿,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在金融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金融企業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下,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
據盛秋平稱介紹👨👨👧👧,隨著金融服務創新方面不斷深入👧,自貿試驗區依托鐵路運輸,單證開展金融服務試點,開展鐵路運單物權化探索,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破解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等問題。創設黃金國際版🍢,推出原油期貨權等一批創新產品,提高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水平。
上海方面,解冬提到,支持國家在滬金融管理部門建立自貿區創新監管互動機製,允許金融機構對標國際慣例,開展非居民並購貸款、科創員工持股貸等🆕。深化放管服改革,向自貿區和臨港新片區下放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等審批和監管權限💇♀️。用好浦東新區立法授權🔮,製定綠色金融若幹規定,打造更加國際化、法治化的發展生態,厚植“引進來、留得住、用得好”的金融沃土✋。
在進一步完善上海金融市場建設過程中,各類金融機構各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跨境支付方面💆♀️,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許再越在會上提到,清算所是銀行間跨行跨境支付轉賬業務提供者🧛🏼♂️,非常關註服務的安全性、可獲得性和網絡延伸。
許再越稱,在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自貿區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積極拓展境外參與者。在基礎設施互通互聯方面,陸續開辦了債券通的北向通和南向通,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資者投資上海金融市場。
資本市場開放創新方面,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光韜提到,自貿區戰略是改革開放的新載體🤾🏼♂️,既為實體經濟提供了多市場機遇,也為金融機構帶來了豐富的產業場景。希望未來自由貿易賬戶功能進一步拓展,自貿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得到進一步完善。在資本市場方面,在投資端和交易端💶,能夠更好和深港通👨👦👦、滬港通❄️、債券通☕️、QDII、QFII形成良好互補🍏,為資本市場的開放和創新提供更多可復製、可推廣的優秀經驗。
此外🤳,中國銀行海南金融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方宏在會上提到🕌,隨著自貿區金融開放大門越開越大,更要統籌發展和安全🧜🏼。
王方宏稱🤽🏻,全球地緣沖突變化,貿易投資製裁增加,金融市場風險上升背景下,金融開放要堅持底線思維🖥,統籌安排好開放節奏和進度,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提升金融監管水平🏋🏿♂️👮🏼♂️,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