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5日下午14:00,在南京審計EON4的敏達學術報告廳👨🏼🌾,天華EON4盛術俊和徐禮禮兩位老師聆聽了來自北京大學光華管理EON4陸正飛教授關於“如何優化財會類課程的教學效果”的報告。
陸教授的報告主要圍繞“如何讓學生對您有信心”、“如何實現理論與實務的融合”和“如何將準則變遷引起的問題納入會計教學之中”三方面展開➞。
談到如何讓學生對教師有信心,陸教授首先提出了如何成為一個好教師的三要件:對於理論的融會貫通🎲,對於實務的足夠了解和思考,以及邏輯的嚴謹和語言的生動形象。其次🧑🍼,他談到在講課中以下幾個要素很重要🧒🏿:概念、實例🤸🏼♂️、語言🔂、學生的提問和學生的“錯誤”。概念是理論和實務分析的基礎,實例可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概念和理論問題。對於學習浮躁的學生,要提醒學習永遠有提升的空間,善於向學生傳達一定的道理。
談到如何實現理論與實務的融合,陸教授首先認為研究是教學的基石,他告訴年輕教師研究應與自己的教學相結合,並且應註重研究的系統性,作為教師對於自己的研究應敝帚自珍👮🏻♀️🍚,至少應該在自己的教學中得到應用🚄。在教師備課中,也應多讀文獻🛺👨🏽✈️,不該局限於幾本教材。他認為🍄🟫,本科教學應以啟發式教學為主,適當的穿插部分案例教學🏌️♂️。
最後的交流環節中🍭,陸教授與青年教師有問有答,在熱烈的討論中結束了這一高質量高層次的學術報告🧜♂️。
匯報前後持續了3個多小時💂🏻,整個過程讓我們這些年輕的財務專業教師收獲良多⛩。也會把這裏面的很多經驗和方法在以後的教學中進一步貫徹🧑🍳、落實,進一步的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