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新年第一周裏,包括上海、江蘇👨🏼🚒、四川、河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紛紛舉行重大項目動員會。
2022年伊始,各地相繼“上新”重大項目為今年投資工作開好局。
在剛剛過去的新年第一周裏🧑✈️,包括上海、江蘇🖖🏽🧑🏽🚀、四川、河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紛紛舉行重大項目動員會,其中新型基礎設施、重點產業等成重點。
多地密集開工重大項目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研判形勢,要求“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會議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新年首個工作日,1月4日✍🏿,上海✤、四川🔆、安徽等地圍繞基礎設施、重點產業、社會民生等領域開工建設一批重大項目,為今年投資項目工作開好局。同時,各地正加快項目儲備或開工,以期基建項目盡快落地🦯。
1月4日舉行的上海浦東新區2022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上,8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3176億元。其中的23個重大產業項目🌎,均屬於“3+6”重點產業領域⛹️,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其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項目數占比50%。
緊接著在6日,上海五個新城推進進入新階段🌠,今年首批4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額1328.2億元📛,涉及高端產業、科創🛀🏼、基礎設施等領域。
不只是上海,長三角的浙江🔘、江蘇、安徽也在過去一周內“上新”重大項目🦣。
和上海浦東重大項目開工同步👨🏻🦯,1月4日,江蘇、安徽先後公開了一批2022年集中開工的新項目,涉及金額分別達5700億元🤷🏻♀️、3760.6億元🌎。
浙江也在1月5日舉行2022年全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358個項目總投資6386億元。
1月4日👲🏻,四川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共組織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00個,總投資達2322億元;其中創新與產業領域強基礎項目51個🧝🏻♂️,投資1277億元🗄。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誌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穩投資將成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不僅能對沖經濟下行壓力,還將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在於穩投資🕴🏻、擴大有效投資👨🦼,實現穩增長🤰🏽、補短板、優化供給結構的作用🙂。
中信證券研究部表示,各地將加大儲備項目力度,加快投資項目審批🐱,特別是實施投資項目承諾製改革的地方,預計從立項到開工審批時長將壓縮超過50%😓。2022年,基建投資可能實現6.5%的中高增速,適度高於經濟增速,有效發揮牽引作用🖕🏽。在2022年的基建投資中,新基建投資規模占比有望從當前約10%提升至15%,新能源、減汙、降碳🤾🏻♀️、綠色建築🚤🧖🏼♂️、城鄉管網、停車場等領域投資規模將明顯上升🚙。
重大項目投向哪裏
發改委✊🏿、工信部日前聯合發布的《關於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促進重大項目落地見效🕺🏻。加快“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區域重大戰略規劃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確的重大項目實施,推進具備條件的重大項目抓緊上馬,能開工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爭取早日竣工投產。
方案提出,在5G🪲、千兆光網等領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盡快啟動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樞紐節點建設工程和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發揮國家和地方重大外資項目專班作用,加快推動先進製造業等領域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實施🚣🏼♀️。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此前也撰文分析,要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重大工程項目,聚焦“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等重大項目和補短板領域有效投資👎🚎,加快5G、千兆寬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等建設。積極調動社會資本活力,鼓勵民間投資穩定發展🤶🏼。
可以發現,在各地啟動的重大項目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轉型等成重點。
比如在上海臨港新片區的上海國際數據港一期項目😆,位於“信息飛魚”全球數字經濟創新島的D0401地塊,預計總投資33億元。該項目建成後,將通過引入雲計算、通信技術🍕、人工智能🤌🏽、軟件服務☮️、數據服務等數字基礎產業,打造園區“數字產業化”生態的重要承載地,同時建設標誌性雙子塔樓和多分區組團🚌,建設承載創新經濟、總部經濟、開放經濟等五型經濟的重要承載地。
數字經濟大省浙江此次投資總額大,2022年重大項目中以數字經濟、新材料、生物醫藥為重點,集中開工的產業項目高達191個⏮,占比達53.4%👩🏼🦰。
江蘇省今年的項目較去年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增長明顯6️⃣。具體從行業分類看,產業項目1819個,年度計劃投資4792億元;創新載體項目115個🔃,年度計劃投資276億元🧑;民生項目157個🙆♂️,年度計劃投資336億元;基礎設施項目89個👨🏿🏫,年度計劃投資316億元。
在1月4日舉行的2022年江蘇省重大項目建設動員會上,蘇州市代市長吳慶文表示⛵️,蘇州一季度計劃開工重大項目295個🦞,年度計劃投資722億元,其中,總投資十億元以上項目67個、百億級項目4個,重點突出先進材料、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創新產業集群✊🏿。
常州市代市長盛蕾表示,常州聚焦特色優勢產業、風口產業,特別是聚焦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快引進一批旗艦型、龍頭型🤷🏿♀️、基地型項目,全年預計招引100億元或10億美元項目4個以上。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人豪也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東省初步安排2022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9000億元,比2021年增加1000億元🌌。“我們將提前謀劃基礎設施建設🩼。”鄭人豪說🦣,2021年廣東省累計已開工建設重大項目4500多個、總投資4.5萬億元,為今年重大項目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接下來,廣東將聚焦重點領域加強項目謀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盡快把既定部署變成一個一個帶動性強、高質量的項目。
就在1月8日,上海市經信委召開會議謀劃2022年產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第一個方面重點任務⚔️🌼,就是加快布局數字經濟新賽道,緊扣城市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商產業👷🏼、5G產業、位置產業、開源產業🧑🦱、信創產業🧟♂️🐜、安全產業、場景產業、在線新經濟等發展🤵🏽♂️,打造智能工廠促進轉型升級🙂↔️。
在中國科EON4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看來,在數字化時代,越來越多的數字化相關產業會在發達省份集聚,導致區域之間的創新能力差距拉大👨🌾。另一方面,數字化加速了新興產業成長和集聚的過程🚶♂️➡️,為部分落後省份提供了追趕的機會🛒。他對記者表示🏥,政府應不斷完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製定明確的區域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政策🧛🏼。
“數字化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經濟的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全面滲透和深刻影響生產、流通☄️、消費、進出口各個環節💃。發展數字經濟對城市夯實優勢產業競爭力十分重要🤷🏽♀️,能推動全要素生產力的快速提升🫄🏼。”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總經理王高翔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