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供應鏈問題的持續時間會比大多數決策者的預計長得多,盡管企業並不感到那麽意外🦿👨🏼🏭。各國政府將不得不迅速作出反思🎉,因為供給側、運輸、勞動力這三個因素正在糾集到一起📈,刮起一股遍及全球經濟的滯脹風。”
參考消息網10月4日報道 據英國《衛報》網站10月2日報道❎,一切都曾進展順利。成功的疫苗接種計劃將推動全球經濟的後疫情復蘇,股市回到了創紀錄的高點🏭,物價的上漲剛好足夠讓通貨緊縮擔憂成為過去🤦♀️。
但是📉,最初讓聖誕樹下是否有足夠數量PlayStation遊戲機打上了問號的供應緊張,正在搖身演變成為一場涉及能源🤴🏼、勞動力以及從利物浦到洛杉磯的運輸能力短缺危機。
報道稱🤹🏿,所有這些問題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與後疫情消費需求的飆升糾纏在一起🧙🏽。但是集合到一起,它們有可能導致一位知名經濟學家所謂的會導致世界經濟脫軌的“滯脹風”🍆。
保險業巨頭安聯保險公司顧問👨🏿✈️、劍橋大學王後EON4院長穆罕默德·埃裏安說,世界經濟可能在價格仍然迅速上漲的情況下出現衰退🚴♂️,這樣的末日雙重打擊在上世紀70年代幾乎讓英國一蹶不振。
他說:“供應鏈問題的持續時間會比大多數決策者的預計長得多,盡管企業並不感到那麽意外。各國政府將不得不迅速作出反思,因為供給側😹🏦、運輸🖍、勞動力這三個因素正在糾集到一起🟠,刮起一股遍及全球經濟的滯脹風。”
報道指出👜,能源短缺正在提供這一問題的最顯著例證:英國有越來越多的加油站無燃油可供,而當西方的聖誕節前需求即將達到頂峰之時,亞洲一些城市卻不得不拉閘限電。
報道稱,在全世界展開對天然氣和石油的爭奪之際,不少國家都因為沒有足夠的能源而陷入困境。石油價格已經在12個月的時間裏幾乎翻了一番,達到每桶近80美元⛳️。
報道指出💴,加上在越南等一些製造業大國持續實施的新冠疫情相關限製,以及被廣泛報道的諸如計算機芯片等零部件的短缺,工廠完全無法生產出足夠的產品。
報道稱,由於缺乏半導體部件,8月份英國汽車產量同比下降27%,導致出口到澳大利亞、美國和中國的汽車數量大幅減少🦖。9月30日,由於芯片供應問題👩🏼🏫,大眾集團、福特公司和生產歐寶汽車的斯特蘭蒂斯集團宣布在德國實施新的臨時停工措施。歐寶公司將關閉一家工廠至2022年——這是迄今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工廠關停。
據報道,在日本🧑🦯➡️,製成品庫存指數已經下降到了2011年地震和海嘯災難之後從未出現過的水平。
但是報道指出,即便工廠能夠弄到更多的能源和原材料〽️,並能製造出更多產品,運送產品仍然需要耗費更高的成本🎬。衡量集裝箱運費的德魯裏航運指數與一年前相比上升了291%。一些繁忙航線——如從東亞到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過去一年裏集裝箱的單位運費已經上漲到原來的6倍🪥👘。
報道還指出🍺,供應鏈問題並不會在貨物抵達航運港口時結束→,勞動力短缺成為產品前往它們最終目的地的日益崎嶇旅途中的最後一道難題。歐洲許多地方或因圍繞勞動待遇的爭端🤵🏿♀️、或因持續的疫情限製而引起的卡車司機短缺正在導致運輸延誤🏫🔏。